现代人的养生方式越来越多,拔罐是其中一种。拔罐可以去掉身上的湿气。还能放松心情,有些人拔罐后会长水泡。那么,拔罐后出现水泡是怎么回事呢?如何防止长水泡呢?我们一起看看。 拔罐后有时局部皮肤除了出现出血点、瘀血等现象之外,有些患者会出现水泡,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:
1.患者体内风寒湿毒较盛,以湿气最为突出,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,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,也是湿邪的表现。 2.留罐时间有点长,这一点因人而异,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,有人留罐20-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,也有人5-10分钟就会起泡,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,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,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。 3.罐子温度较高,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。有时做闪罐,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,这时留罐的话,会增加起泡的可能。 4.部位的差异,同一个人拔罐,有的部位没问题,有的部位起泡。总的规律是背部、两胁、臀部容易起泡。 5.拔罐过重,超出了承受能力。 在应用走罐时,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,以免损伤皮肤,或火罐漏气脱落。 二、体位须适当,局部皮肉如有皱纹、松弛、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,火罐易脱落。 三、在应用针罐时,须防止肌肉收缩,发生弯针,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,赞成损伤。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。 四、起罐时手法要轻缓,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,按压一下,使气漏人,罐子即能脱下,不可硬拉或旋动。 五、在应用刺血拔罐时,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,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。出血量须适当,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。 六、在使用多罐时,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,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,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,也不宜拔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