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李时珍之前,中国医学书上记载的药物有1558种,这些药物不仅品种繁杂,而且名称混乱。医生们在行医时非常不方便,有时候还会开错药。李时珍决心把这些药物整理出来,重新编定一本药典。他深入民间,向农民、渔民、樵民、药农请教,查阅医书800多部,对药物一一鉴别和考证,纠正了古书中的许多错误,还搜集许多新药物,历时30多年,写成了《本草纲目》一书。《本草纲目》对药物进行了分类,首先为纲,其次为目,再次是药名、产地、形色、药用等。《本草纲目》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,还传至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国。
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?
《黄帝八十一难经》简称《难经》,相传是秦越人(扁鹊)所著,成书年代大约在秦汉之际,至少也在东汉之前。这部著作以基础理论为主,又以脉诊、经络、脏腑为重点,全书以设问答疑的形式解释了81个难题,其中第一至第二十二难论脉,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九难论经络,第三十至四十七难论脏腑,第四十八至第六十一难论病证,第六十二至六十八难论穴位,第六十九至第八十一难论针法,其阐述简要,辨析精微,不但推演了《内经》的微言奥旨,发挥至理,剖析疑义,垂范后学,而且有不少独到见地,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按脉法,此法一直沿用至今,成为中医一大特色;还系统阐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线路和功能,弥补了《内经》中经络学说的不足;又提出了与《内经》不同的三焦、命门学说。在临床方面明确提出“伤寒有五”(伤寒、中风、湿温、热病、温病),并对五脏之积泄多有阐发,这些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称颂此书:“句句皆理,字字皆法,后世达者,神而明之”。因此,《难经》像《内经》一样被置于至尊和绝无异论的位置,至今仍被奉为中医重要的古籍之一。
《金匮要略》是奠定中国临床医学基础的重要古籍之一,全书共25篇,以内科为主,涉及外科和妇科,对各种杂病的因、证、脉、治均有介绍。该书诊断重视四诊合参,辨证上以脏腑、经络为重点,结合卫气营血、阴阳五行理论,看重预防和早期治疗,论述精要,治法灵活,制方严谨,颇有实用价值,尤其是该书强调了整体观念,也提醒注意治病的轻重缓急;书中述及的急救人工呼吸法,方法合理,注意事项也颇周全。
作为在临床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一代宗师,张仲景提倡“精究方术”,他在《伤寒论》中实际立方112首,《金匮要略》立方262首,这些方剂具有药味精炼、配伍严密、主治明确、疗效确凿的特点,被后世誉为“众方之祖”或“经方”,其中大部分是后世方剂学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依据,至今仍被广泛用于临床。